溶剂型防火涂料在涂装施工中经常出现一些的质量问题,下面介绍一下如何进行防治:
(一)表面起粒(表面粗糙)
表面起粒是指涂层有颗粒状突起物,造成表面粗糙的现象。
(1)出现问题的原因
a.基层表面未处理干净或施工现场灰尘大,尘土、砂粒等混入或落在涂膜表面;b.涂料内固体物过粗、涂料内起泡未散开或涂料没有很好过筛等原因造成;c.喷枪不清洁。施工时由于喷枪口小、气压大,以及喷枪与被喷物面距离大,气温又高时,漆粒在未到喷涂表面时已干结,干结的涂料粒喷的涂层面上所造成。
(2)防治措施
a.基层表面清理干净,施工现场保持清洁;b.选用质量好的涂料,施工时应搅匀;c.喷枪必须清洁,枪口口径与气压及喷涂物面距离调整至合适;d.若在已干涂膜表面发现此现象,可用砂纸将表面打磨、清扫后,再涂一遍涂料;e.高级装修工种,可用水砂纸或砂蜡打磨涂膜,然后上光蜡(或用抛光膏),使涂膜光滑、柔和。
(二)皱纹
皱纹是指涂膜干燥后,表面形成许多高低不平、弯曲的棱脊痕迹现象。
(1)出现问题的原因
a.涂料采用了过多催干剂或挥发快的溶剂而使涂料的干燥时间太短,涂料调配不匀;b.涂膜过厚且不均匀;c.涂刷时气温高、烈日暴晒等使涂膜干燥不均匀所致。
(2)防治措施
a.选用质量优良的涂料;b.施工温度、湿度要合适;c.已产生的皱纹,待其干后,用水砂纸打磨或用腻子刮平,然后再涂刷一遍涂料。
(三)刷纹
刷纹是指在涂层表面留下的涂刷的痕迹。也称刷痕。
(1)出现问题的原因
a.涂刷用的刷子太小,并且毛硬,易产生刷纹。另外涂料粘度大,并且所用溶剂挥发较快也易产生刷纹;b.操作技术欠佳,同一刷涂料反复刷涂多次。
(2)防治措施
a.选用质量优良的涂料及合适的刷子;b.提高涂刷的操作水平;c.对已出现的刷纹,可用水砂纸轻轻打磨平整,然后再刷一遍经稀释的涂料。
(四)发花
发花是指由两种以上颜色配制的涂料,在涂刷过程中或干燥后,出现一些颜色不均、泛色、浮色的现象。
(1)出现问题的原因
a.涂料中颜料的密度及颗粒大小不同或使用时涂料未搅匀;b.涂料粘度太小,涂刷太厚;c.所用颜料湿润差与液料不易混合均匀。
(2)防治措施
a.选用优良涂料;b.施工前把涂料搅匀,每次不能涂刷太厚;c.对已“发花”的涂层,待干后,用优质涂料,采用软毛刷,重新涂刷一遍。
(五)渗色(咬色)
渗色是指面层涂料成膜后,底层涂膜的颜色渗透到面层上,所造成涂膜色泽不一致的现象。
(1)出现问题的原因
a.基面上有油污。若在木质基面上,可能在木材节疤上没有作封闭处理或有染料颜色;b.若面层喷刷硝基漆一类含有溶解力很强的溶剂的涂料,在底层涂膜尚未干透时也会出现这一现象;c.底层为红色涂膜,面层为浅色涂料时,有时红色会浮现。
(2)防治措施
a.对基面应按要求清理;b.喷刷面层时,底层涂膜一定要干透;c.面层涂料应采用与底层涂料颜色一致或相近的涂料。否则,可用虫胶清漆加以隔离。
(六)慢干与粘结
慢干是指涂料的干燥时间超过规定时间,返粘是指涂层干燥成膜后,仍长期出现发粘的现象。
(1)出现问题的原因
a.涂料质量差;b.基面不干净,有蜡质、油脂类物质等。或基面潮湿、施工温度太低等因素;c.施工操作上,底层漆膜未干透就刷第二层,或涂膜太厚、干燥不透。
(2)防治措施
a.选用质优的涂料;b.施涂前对基面一定要彻底清理。施工环境(包括温度、湿度)应符合要求;c.轻微的慢干、返粘现象,可加强通风和提高干燥温度;若慢干、返粘情况严重时,可用强溶剂洗掉已涂涂层(或刮净),然后再用优质涂料,重新涂刷。
|